▍#自已的庄頭故事自已說
越頭虎視眈眈的,隨時展開兇猛攻擊,白杞寮塘下寮開基帝爺公看顧,也顧後山龍脈風水…
臺灣清治時期從中國大陸渡海來台的移民,不少為福建、廣東一帶的客家人,竹崎地區主要客籍人口的原鄉,主要來自福建汀州府的永定客、福建漳州府的詔安客、廣東潮州府的大埔客、廣東潮州府的饒平客及石井客等五大群體,而竹崎白杞寮的塘下寮庄頭,目前居住的劉姓居民屬饒平石井客後代。
乾隆初年時期,祖籍廣東省饒平縣石井鄉的劉姓先民,據傳當年來臺時先時原先在民雄東湖仔落腳,後來劉父因要事返回原鄕,不知何種原因就沒再回來,可能途中遇到海難或病故於原鄉。
當時留在臺灣劉氏三兄弟輾轉抵達沿山內埔仔,由於當時已無較平坦的埔地,一行人又溯著濁水溪支流而上,當時入山的地理風水老師,這樣提到:「此地處於龍脈,風水極佳,但要得到風水寶地,有一些條件,家族需人丁興旺才能得到此地理風水的庇佑,不過也可能會倒一房。」
於是劉氏先民,選擇離水不遠的溪埔地落腳,即展開土地開墾,起初搭草寮居住,即為現今的「塘下寮」意為埤塘下方的草寮。 劉家先人曾制定五言律詩作為其後代子嗣命名的輩序依據 : 「宗孔文元良,大繼益時光,可傳萬世守,家興邦德康,陶唐貽澤遠,盛漢溯源長,化日皇風布,賢能應運昌。」
塘下寮聚落就位處宅後有山,山的形態好像倚靠在山形的懷抱中,應證當年風水師說的話,最後三兄弟,最後只留下兩房,大哥就住在公廳右方,二哥的住左邊,就此落地生根,如獲得一塊瑰寶,家族則慢慢壯大,聚落人口昌盛蓬勃發展起來,耆老說,全盛時期當地,還有小型野台戲演出,二三間小型雜貨店,理髮廳,雖不比內埔仔庄頭來得熱鬧,但生活機能完善。
從聚落望出去,可以看到側對面的山勢,從瑞里文峰一路過來,經塘下寮前後,再彎向紫雲村過去,山脈看起來就像隻的老虎,轉過頭來虎視眈眈的,隨時展開兇猛攻擊,有人則稱這是個越頭虎地,不過聚落守護神帝爺公看顧著,老虎不敢作怪。
俗稱帝爺公為玄天上帝,是劉氏先民當年從原鄉攜帶台開基神尊,其中還有三山國王神尊,一直以來都與祖先牌位供奉在公廳,隨聚落穩定發展,劉氏後代重新建祖祠「本思堂」來供奉祖先牌,另外於1971年興建武當山廟主要供奉主神玄天上帝,廟址就選在聚落入口處,也是宅後龍脈山勢的末端,就由開基帝爺公來鎮守風水。
建造位置後方有座很小間的土地公廟,範圍會佔用到,於是帝爺公就跟土地公商量,等武當山廟宇興建完成,再邀請入廟,一起守護聚落,也成塘下寮武當山廟庄頭廟的地方特色。
隨著人丁興旺,後代子孫旁支都往外發展,不過劉氏有個傳統,後代會於每年的四大節日清明、端午、中秋、過年,都會回到宗祠祭祀,家祠後山保有2甲多地為祭祀公業,以其收入當為宗祠運作之用,百年老原始林,自前清一代即種植楓樹,至今仍一片青翠生機盎然、林木蔽天,不僅供後人觀賞,與帝爺公世世代代一起守護這個地脈之神。
▍#自已的庄頭故事自已說
▍傳說故事|劉崇惠_2020.12.31口述資料
▍文史資料|發現客家:嘉義沿山地區客家文化群體研究/池永歆、謝錦綉
▍聲明|文章未經同意授權,請勿轉載使用寮齋系列故事,具誇張戲劇張力,編輯團隊透過相關文獻與史料書籍,及在聚落耆老居民的口述採集,經由集體意識的積累,無論是神怪系列還是鄉里傳說,主以加深對在地人事地景的認識,也說著屬於白杞寮自已的故事,若與認知有任何出入,歡迎至私訊或來信,分享你所知道的版本。
▍徵求|關於白杞寮的一切,故事、神話、傳說、歷史傳述或特別的生命經驗故事,都有興趣想知道。
604liaolif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