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頭人投稿-學仔緣與內埔緣的嶺尾人 蒙面欽
2020/03/13 撰寫/授權寮誌刊登
住在內埔的嶺尾人
自小出生就住在內埔村,但從小就也知道自已是純正的嶺尾人,而嶺尾屬學仔緣,所以從小到現在玉山岩遶境,學仔緣與內埔緣的緣首哪位先來收緣金,我們就先給哪一緣!
還記得從小期待著過年,而更期待的是過年後正月十六、十七的迓熱鬧,從小就喜歡跟在阿公林宜掌,以前曾任白杞村長,熱心公益長期為大眾服務,也為神明為佛祖服務,阿公是嶺尾庄的轎仔手,以前常常三更半夜有人來敲門拜託阿公幫忙抬手轎,大寒冬之時,阿公也是二話不說,披上外套馬上就出門。
阿公常常為善助人,在我心中也成為了我的偶像,也從小就立志長大之後也要像阿公一樣為神明、為佛祖、為眾人服務,跟著阿公常常聽他說著玉山岩大媽、嶺尾佛祖、北港媽祖…等很多神明的歷史與神蹟,與一些宗教禮儀。也常聽阿公提起我的阿祖林桔(日治時期保正),阿祖以前一樣也是轎仔手,有回玉山岩與半天岩大地震坍塌,阿祖也是四處奔走幫忙籌建。
這時明白原來我們代代相傳的為神明服務,就是一種傳承吧!

阿公當抬手轎的照片,照片為民國81年
從小到大的接觸與傳承,舊例無滅,代代相傳
小時候因為年紀小,只知道迓熱鬧,看熱鬧,還記得國小有一天的正月十五中午阿公突然叫我說「去叫你爸,走!我們下去玉山岩綁神轎! 」當時心想,哇!我終於能參與迓熱鬧了,開心不已!
到玉山岩後轎班首與眾多的嶺尾庄民也都紛紛到達,阿公、爸爸與大家開始固定著神轎,一邊綁一邊不斷叮嚀著要我多學習說「綁神轎可不能馬虎,因為我們都是遶境崎嶇山路,轎班人員與神尊的安全可是非常重要的,每個環節都要仔細學,要學啊~以後換你們,你們才會綁呀」
綁好神轎後,大家坐在廟埕,聊著遶境的相關事宜,剛好聽到了明天七點、後天三點半要到玉山岩綁神明,我馬上高興的問著阿公,我可以也一起來綁神明嗎? 阿公笑笑著說,明天16可以,但17要早上三點起床唷!你爬的起來嗎? 我信心十足的說,我一定爬的起來!
註:上述16,指農曆正月十六日遶境第一天早點九點發炮出發
註:上述17,農曆正月十七日遶境第二天清晨五點發炮出發

於是第一天跟著家人與嶺尾庄民綁好神明後,也跟著嶺尾庄青鑼鼓開始全程走路的遶境,第一次參加,興奮到一點都不覺得累,回到家後整晚都睡不著,深怕睡著會錯過早上三點半要到玉山岩綁神明!
三點一到,聽到爸爸的開門聲,我馬上起來,爸爸也驚呀的說,你還起的來呀,我開心的回,當然呀! 就這樣年復一年,每年都一定會到玉山岩幫忙,也跟著佛祖與眾神一起遶境祈福!

嶺尾庄歷史第一次獨立出轎
庚子年(2020年) 也算是嶺尾庄歷史性的一年,第一頂嶺尾庄的神轎,就在今年誕生,嶺尾庄是個小庄頭,人手或許沒其他庄頭那麼多,但大夥團結齊心分工合作之下,就算是小庄頭出一頂神轎也不算困難。
往年先前遶境活動是祂們姐妹大團聚之時,坐上同一頂神轎,一起出巡,直到2019去年遶境,正巧地方文化協會剛成立不久,部份人士在不了解地緣關係下,提出不屬廟內公神,欲坐公轎神尊均需收費意向,這將間接被認定,嶺尾佛祖不屬廟內公神,但嶺尾庄民,又為避免落人口舌,情非得已之下,決議今年自行獨立出轎。
後續也無人再提及討論且未施行,但傷痕已產生,只能找到不同方式慢慢修復,添購一頂神轎的事是小,很惜姐妹同轎,只剩歷史回憶。
自古以來姐妹同轎攜手賜福,殊不知人為因素,過往功在大,卻不足以, 此為感嘆之處,嶺尾庄或許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庄,但對於玉山岩的大小事,百年來如一日,世代相傳,盡力而為。而白杞寮為何與眾不同?! 在於純樸、團結、熱情, 而非以利益為首, 組織單位也應朔源,找尋白杞寮真正的文化、歷史,大公無私,得民心,才能有團結、發展的景象,與美好的未來!

學仔緣的嶺尾庄
隸屬白杞村,由於大陸先人來台,林氏三大祖宗其中嶺尾祖來台立足於白杞寮嶺尾庄紮根繁衍,嶺尾人祖先源自大陸漳州紹安,屬客家人,因此有著與眾不同的公廳,就是祖先公媽坐大位的傳統,祖先從大陸請過來的佛祖神尊則是坐側旁,代表著,飲水思源不能忘本,百善孝為先的道理,後期因內埔村為當時商業重鎮,礙於住在山區不太便利,晚輩紛紛遷居於山腳重鎮內埔村,但各大節慶與佛祖聖誕各位庄民,甚至嫁出的女兒也會全家回嶺尾老家參拜。

嶺尾庄主神觀音佛祖
分別有大媽、二媽、三媽,聖誕千秋的日期為二、六、十一月的十九日,一年三次的聖誕為嶺尾的主要慶典,當天活動為早上眾庄民各自準備鮮花素果、三牲酒禮、大金財寶、及其供品,為佛祖慶祝聖誕,中午一點舉辦賞兵犒將,供品由庄民們各自準備,獻上美食佳餚,晚上八點施放高空煙火秀,施放完畢準備過七星平安金火,這是佛祖聖誕一整天下來的活動 。



嶺尾庄青鑼鼓
嶺尾庄的藝陣青鑼鼓,早期佛祖欽點為開路先鋒五虎將,如同開路鼓,所以在遶境時都是在隊伍的最前方,為眾神開路。

嶺尾與玉山岩的姐妹情
嶺尾與玉山岩的觀音佛祖,祂們其實關係是非常密切,依一般世俗的說法可用姐妹相稱,起先玉山岩佛祖位居湖仔嶺林要明先生家中侍奉,而古時嶺尾庄就有轎仔手,因此玉山岩大媽常常請到嶺尾問世濟世,漸漸的大媽越來越發揮,也在湖仔嶺踩了一筆戲棚地,先前提到大目根堡水口神大福興宮坐看顧白杞寮,突有一日外敵將要入侵,大福興宮土地公與大媽一同降駕指示要白杞寮人員大打戰鼓,而祂們化稻穀草為戰旗、戰士,外敵在外一看白杞寮內滿滿戰士,而不敢入侵,十三聯庄,庒眾看到大媽屢屢展現神蹟,希望大媽能夠成為白杞寮的公神,讓眾村民們共同入奉膜拜,大媽因此下山踩金交椅、玉山岩風水寶地。
註: 金交椅地理為五村十三庄的水口,正坐福壽宴,前面三寶山,有二十四山頭黃蜂出巢,東邊五指山,西邊蝙蝠山,萬水歸堂又是拜水堂,觀音座在腳踏池上蓮花,坐擁五村十三庄朝內,連古時有名地理師來看過都嘖嘖稱奇,此地為極罕見風水寶地。

佛祖喻:「吾坐水口,看顧白杞寮」 十三聯庄信眾於清光緒元年興土木,光緒二年落成玉山岩,後因光緒三十二年(1906)大地震頃毀,原址重建加名為玉山岩 金蘭寺,日治昭和十八年(1943)又一大地震,大廟嚴重損毀,由於經費短缺遲遲無法重建,因此大媽迎奉白杞村,二媽則在玉山岩廟旁名為吃菜碇家中侍奉,兼顧廟地,三媽則迎奉溫水溪,當時大媽、三媽在白杞村、溫水溪,各擲爐主,神尊侍奉於爐主家中,大媽也持續在白杞寮發揮,也一樣常常請至嶺尾問事、濟世,於民國六十三年玉山岩竣工完成,玉山岩佛祖下山前交代嶺尾庄民,說著,吾再來責任重大繁忙,庄民有任何事,由嶺尾開基三媽來辦事也是一樣。

因此嶺尾佛祖為開基三媽最早發揮濟世, 由於自古嶺尾庄與玉山岩大媽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玉山岩只要有任何活動,嶺尾庄民都一定義不容辭的下山到玉山岩幫忙,無論是佛祖聖誕、遶境、綁神轎、綁神明、拜拜,庄民們一定出錢出力,團結來完成。

姐妹同轎已成追憶
姐妹同轎同行,手足情深,如同白杞寮的大家庭裡,大家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不分內外,這就是白杞寮真正的核心價值! 也千萬別忘記白杞寮是個純樸、團結、熱情的風水寶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