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攝影者 《 隨香筆記 》
2020/02/18 撰寫/授權寮誌轉載


每年觀音媽總是留了一手,讓我來年繼續探索,今年依舊沒有例外。

留了『一手』!
今年的故事,我想從這個時間點開始說起,第二天清早的行程裡,觀音媽在出學仔之後拐了個彎,走了一條遶境外的路線,帶著好奇,跟著觀音媽往山裡走去,鄉親們在一旁說明~





原來大媽要回發源地祖厝,湖仔嶺鄉親從入口處就布置了長串的鞭炮,一路引領著隊伍進到湖仔嶺,發源地祖厝前鄉親們更是用心地用鮮紅的鞭炮排出了『團圓』,鄉親的用心觀音媽似乎完完全全地感受到了,剎那間,特地降駕前來感謝用心的鄉親,觀音媽首次回來發源地在開心中一片圓滿。

歷經一整天穿山越嶺的遶境,第二天入夜,竹崎漆黑的山裡,嶺尾九龍岩仍是一片寂靜,今年是嶺尾佛祖第一次獨立出神轎,嶺尾佛祖的信徒除了青鑼鼓,還得負擔起轎班的重擔,卻已經過了吃飯時間仍未出現在九龍岩,終於,清澈的青鑼鼓聲緩緩地從山下緩緩地往山上嘹亮。




也難怪十三庄迎觀音請媽祖的單位是~緣,這是觀音媽恩賜的~團圓,觀音媽對十三庄真好,給了他們一個最美麗的信仰,一個發自內心、融入生活的信仰。



撩是一種觸動心弦的動作,所以才有諸如撩妹之類的詞語,而這座山總是在不經意中撩動你我的心弦,很細微之中散發出迷人的風采,觀音媽的信徒總是在枝微末節中撩動著你我。


撩著撩著終究想套住你一輩子,像極了層層包覆著情感的洋蔥,一層層撥開鄉親們靦腆的外表,裡面最後跑出來的是觀音媽灑出來滿滿的洋蔥,一次次撼動你的情感,白杞寮終究是白杞撩!
《 隨香筆記 》 深愛臺灣土地的民俗攝影者,記錄下每一場信仰活動的珍貴畫面,也無私分享精彩照片,授權寮誌收錄於錄精選影像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