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岩開基觀音佛祖.白杞寮的大媽由來

賴國華(深海魚) 與編輯團隊 共同記綠

2020/03/01 撰寫/授權寮誌刊登

白杞寮十三庄的共同信仰中心是玉山岩裡的觀音佛祖,而玉山岩開基觀音佛祖(大媽)當初的發源地就位於湖仔嶺。今年遶境時還特地請大媽回娘家, 讓大媽回去看看當初的發源地,在地方上留下一段佳話。

白杞寮開基佛祖於2020年白杞寮五村13緣遶境時,回湖仔嶺林家祖厝發源地。 圖/深海魚授權 空拍 畫面

講到大媽的發源地,就得先提到白杞寮的開發史,註1最早記戴有漢人進入盧麻產,來內埔仔開墾是在康煕24年間,到了乾隆年間(約1730 年)漢入的移入逹到高峰,其中現在的林姓三大派家族(溪洲、嶺尾、學堂)也在乾隆六年(1741)間,先後來到了白杞寮開墾。

屬於「學堂祖」派(13 世)的林勳謙因受傷,囑妻(勳謙媽)攜其三個兒子(林名抱、林名將、林名成)來到了今日白杞村「學仔」開墾。 而「學堂」派以白杞村的學仔嶺、學仔聚落一帶為中心,並分布於桃源村新寮坑,及更深山的光華村柑仔宅為多。

內文中提及庄頭相關位置LiaoLife寮誌編輯團隊繪製

當時住在學仔嶺的先民(林極祖先)從大陸帶來了一尊觀音佛祖供奉於自家。 後來相傳這尊佛祖非常靈驗,吸引了眾多庄民前來問事,且位於學仔嶺附近的嶺尾人也都會來幫忙,連攆手轎問事也是嶺尾幫忙(手轎手之一)。

此三合院為湖仔嶺林家祖厝 圖/深海魚授權提供。

後來有人提議擇地蓋廟以護佑地方,並由當時嶺尾的長老林桔(日治時期保正)出面籌辦,這點也許也是之後大家誤會大媽來自於嶺尾的原因。在光緒二年(1876)於現址搭建了木造廟宇安座,正式取名為「玉山岩」。 隨著玉山岩的興建,神明信仰形成、五村十三庄的巡境活動也從此展開。


參考資料
註1:黃幹忠,2015 嘉義縣竹崎鄉客家族譜文書蒐集與解析研究計畫
池永歆,1996 嘉義沿山地區聚落的存在空間:以內埔仔十三庄頭十四緣區域構成為例

補充
1. 白杞寮玉山岩沿革
遂於光緒元年(1875)倡議建廟,經由請示「觀音佛祖」擇地而建於現址 ,將菩薩迎來安座,正式取名為「玉山岩」。光緒20 年(1894)由信士林協春等31 人捐購內埔仔頂埔段的田園地,其地租作為玉山岩的永年油香,當地人稱之為「觀音田」。明治39 年(1906)春,因逢大地震,木造的殿堂傾圮,村民再次奔走,復重新建廟於原地,在同處架起石砌的大殿,命名為「金蘭寺」。

到了昭和18 年(1943)地震再次襲擊而毀損,適逢皇民化時期的寺廟整理運動,重建廟宇不易,神像便由村民請至民宅輪祀;迨至民國58 年(1969)時,由地方人士積極成立重建委員會,於民國61 年(1972)重新建廟。

Liao Life.
This is our life.

一起說著家鄉事,一起聊著我們的日常

寮誌編輯團隊,以自已的家鄉白杞寮為起步,秉持高手在民間精神,透過募集徵文分享個人經驗,與集體記憶的串聯,參與式共同創作,地方傳統盛事的專題記錄,2020庚子年「白杞寮五村13緣遶境」,屬於白杞寮當代聚落共同記憶。

Liao Life.
This is our life.

一起說著家鄉事,一起聊著我們的日常

寮誌編輯團隊,以自已的家鄉白杞寮為起步,秉持高手在民間精神,透過募集徵文分享個人經驗,與集體記憶的串聯,參與式共同創作,地方傳統盛事的專題記錄,2020庚子年「白杞寮五村13緣遶境」,屬於白杞寮當代聚落共同記憶。

©2019 Liâu Life 寮.誌 |All Right Reserved

error: 對白杞寮誌 Liâu Life文章有任何興趣,歡迎來信604liaolif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