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頭人投稿- 頂埔緣 Dolphin Lin
2020/02/20 撰寫/授權寮誌刊登
你的過年連假有多長?我的春節假期有17天,因為要等迓鬧熱完,我的春節才算真正結束,心情就從農曆大年初一整路放到到十七,因為白杞寮鬧迓熱。
有這深刻印象,應該是從民國69、70年爸爸擔任十三庄值年爐主開始,那時還沒上幼稚園的我,記憶中清楚記得,每隔一陣子家裡蹦出很多人,就在家裡門前擺起超長木板桌,就像流水席總舖師料理的工作桌,每次都有好多人來家裡拜拜,這情景直到長大才明白,原來就是每個月賞兵犒將。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十六是頂埔緣的婆婆媽媽最忙的時候,正月十五迎元宵節要拜拜,正月十六是第一天的遶境,頂埔埔岩宮是點心站,當天除了準備點心外,下午埔岩宮也要進行賞兵犒將的儀式。

圖/ Dolphin Lin
遶境的第一天婆媽們忙錄外,小孩子也沒閒著,成群的小孩們跑上跑下,「鬧熱來了沒」、「去幫我買瓶醬油」、「桌子排好沒」、「籃子在哪裡」……..這些的話,非常家常的對話,在每家每戶此起彼落的喊叫著,小孩子們也賣力的奔跑著。香菇肉羹、筒仔米糕、魷魚螺肉蒜、麻油雞湯、碗糕、手工包子、番薯炸、芋頭炸、綠豆湯…….這些好吃的點心和菜都曾經在埔岩宮點心站出現過。


小時候看的鬧熱真的是看熱鬧,獅陣、鼓陣、神轎、隨香的人們好不熱鬧,從來都沒想過裡面的故事可以那樣的牽動人心。

原來家鄉的傳統文化這麼美,原來家鄉的故事那麼動人,以前的我是看熱鬧,現在的我學著看門道,雖然時代變遷,社會習慣改變,「迓鬧熱」的形式也不復記憶中的美好,但迎鬧熱過程中,大家的同心協力和團結,和那份只為了能為佛祖獻貢末淨香,為家人祈求平安的虔誠,我仍期待明年能再次感受『白杞寮迓鬧熱』維繫五村十三庄的那份感動和美好。
備註
1.從前鬧熱的日期是正十六、十七。
2 : 迎鬧熱,從前並沒有迎觀音請媽祖這個詞,居民的口中只有「迓鬧熱」。
4 : 「熱鬧」用在國語,「鬧熱」用在台語,兩個詞是同素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