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已的庄頭故事自已說
白狗寮山孕育出古老聚落,在東南方太平洋上的一座美麗的島嶼上,相傳有座古老的聚落…
從臺灣民番界址圖_清 乾隆25年繪製 (1760年),在部局地圖諸羅城縣城,沿山線找金交椅山,再往深山尋去,就能看到白狗藔山標示位置。 註1
深山白狗藔山,位在東南方太平洋上的一座美麗的島嶼上,相傳有座古老的聚落,在夜黑風高的深山野林裡,突然出現一隻體形碩大且毛白狗兒的身影,嚇著山賊強盜不敢接近,先民在此搭寮棲身並豢養狗兒防盜,成為傳說中的深山白狗寮。
時空來到嘉慶24年至道光9年間(1820-1829年),臺灣里堡圖註2,從「土牛紅線」瞭解當時清朝實施的漢「番」隔離政策,官方的界線擋不住先民越界入墾,文史資料記載指出,清領時期竹崎地區為最早開墾完成區域,約於康熙年間即已全部墾成,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載名,內埔仔早在康熙24 年(1685年)由祖籍漳州詔安朱姓人家入墾足跡,就有客家族群入山開墾沿山定居,逐漸發展成完整聚落。
白杞寮如何演變?
台灣堡圖註3日本殖民政府自明治三十一年(西元1898年)進行土地調查,雖以清領末期劉銘傳推動土地清丈所釐定為藍本,有系統精確繪製出台灣堡圖,但此時的『白狗寮』就未載入日治時期相關的地圖中,特別的是『白杞寮』也未在相關位置被標示出來,推斷可能與當時代行政界線劃分不同,而聚落形成與祭祀圈關係,當地耆老們都能清楚指出白杞寮範圍,對於古名白狗寮卻鮮少知道,透過推想白狗寮怎變成白杞寮,可能是因為書寫形體非常相似,白狗寮的『狗』字在書寫上與『杞』,故此得名。
補充說明/資料來源
註1 臺灣民番界址圖: 此圖應是閩浙總督楊廷璋為清釐番界時,聘人所繪,採傳統中國「山水畫」法,為臺灣少見之巨幅地圖。 清朝統治臺灣採取漢「番」隔離政策,為維護原住民的地權,又唯恐漢人勾結原住民為亂,遂禁止漢人進入「番地」。分界即一般所說的「土牛紅線」,「紅線」指地圖上用紅筆劃的界線,在地表上則是築土作堆的「土牛」與挖出來的「土牛溝」做為有形的界線。官方的界線擋不住漢人越界入墾,年代一久,界址湮滅,清廷多次重新界定番界。本圖中紅線即民番舊界,藍線為民番新定界,更往內山推移。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註2 臺灣里堡圖:全圖覆蓋範圍,主要是全島西部及澎湖群島,北起雞籠外海花矸嶼,南至硫球石;東起中央山脈,西至海峽包括澎湖群島,東部僅噶瑪蘭部分地區較為詳細,其餘註記番社及山脈名稱。明鄭時期為了對臺灣的基層社會進行行政上的管理,在州(縣)的行政架構下,分別設置了坊、里、庄、社等基層行政單位;清代以後官方以此基礎,陸續在臺灣各地設置了里、保、鄉、澳等基層行政單位。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數位方輿】網站
註3 台灣堡圖: 台灣堡圖為日本殖民政府自明治三十一年(西元1898年)九月起開始實施台灣土地調查事業的成果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在調查土地權利、區分土地地目和等則以及詳細查明地形。台灣總督府前後共歷時六年多,經由複雜的土地調查、地籍測量以及利用三角點、水準測量等精細方法來繪製這一套地圖。地圖上詳細標示出當時台灣街、庄、堡、廳之行政界線、土地利用狀況、聚落地名、河川水系等。此套地圖的繪製完成,不僅使得當時台灣總督府可以完全掌控台灣的社會與土地使用狀況,並可以依照此圖進行對台灣社會的改造與開發;另一方面也提供現今從事日據時期台灣歷史與地理不可或缺的珍貴史料,是一套具有「承先啟後」意義的地圖。
台灣堡圖-大正版:大正9年(1920)台灣總督府為縮短台灣與日本本土地方行政組織的差距,實施街庄改制。為因應地方行政區域變革,堡圖於1921年進行修正。在修正過程中,原圖上的自然地形並未更動,僅以紅線添印行政區劃及紅字標示新地名,便重新印製,稱為「台灣堡圖(大正版)」 (俗稱為紅字版),這版本堡圖便透露許多台灣舊地名沿革。
▍#自已的庄頭故事自已說
▍聲明|文章未經同意受權,請勿轉載使用
寮齋系列故事,具誇張戲劇張力,編輯團隊透過相關文獻與史料書籍,及在聚落耆老居民的口述採集,經由集體意識的積累,無論是神怪系列還是鄉里傳說,主以加深對在地人事地景認識,傳說著屬於白杞寮自已的故事,若與你認知有任何出入,歡迎至私訊或來信告知。
▍徵求|關於白杞寮的一切,故事、神話、傳說、歷史傳述或特別的生命經驗故事,都有興趣想知道。▍文章未經同意受權,請勿轉載使用。
604liaolif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