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保留下來的石造土地公遺址
學仔嶺永春宮的開基土地公每一年都有五次「吃會」的活動,分別是農曆二月二日、四月二十六日、五月五日、八月十六日、十二月二十四日。 因為各聚落村民都住很遠,大家共同的信仰中心是這個土地公,所以大家都會來到這裡來祭拜土地公。「吃會」的意思就是大家擔祭品來到土地公拜拜,之後大家就一起分享祭品,一起吃東西話家常。
「吃會」是從清朝一直延續下來的傳統,其中發生了許多傳說,由老一輩的人口述而流傳下來。 其中一個傳說是:在有一年的「吃會」中遇到嘉慶君。當時嘉慶君遊台灣時,經過白杞,在土地公廟休息歇腳時,剛好遇上了大家在「吃會」,嘉慶君看到後,稱讚說:「你們在山上不簡單,有這樣的文化,這個「吃會」文化不會斷,不會超過百人」。而我們到現今仍保持一年五次的「吃會」傳統,也大多都只有六十幾人,沒有超過一百人。而這一段與嘉慶君巧遇也留下了詩來歌頌嘉慶君,就是石造土地公廟拱門上的門聯:「聖德功高盈宇宙神威赫濯壯鄉閭」。